儿歌教学心得

时间:2024-02-20 16:04:36
儿歌教学心得

儿歌教学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歌教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歌教学心得1

儿歌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题材,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朗朗上口的儿歌,它不仅可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而且通过儿歌仿编,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

一、选材的适宜性

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选择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易于他们接受的,且又充满情趣的儿歌让孩子学习。如:儿歌《饼干圆圆》:饼干圆圆像个太阳,啊呜一口,变成小船,啊呜一口,小船没了。充满趣味。又如:小宝宝,甜嘴巴,喊爸爸,喊妈妈,爸爸妈妈笑哈哈。贴近幼儿生活,易于他们接受,幼儿非常喜欢,又适合孩子进行仿编。

二、方法的多样性

1、观察想象法

在让孩子学习儿歌《饼干圆圆》时,首先,让孩子拿一块圆饼干,让他们说说这块圆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孩子的观察,教师的言发引导,孩子想出了很多,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像轮船,像方向盘,还有的说像瓶盖等等。然后,请小朋友啊呜咬一口,再看看现在饼干像什么。有了前面的经验孩子们积极思维,又说出了很多:有像月亮的,有像香蕉的、小船的、眉毛的等等。接着,我又说:“我们把刚才宝宝吃饼干的事情编成好听的儿歌。”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诵,孩子的学念,使孩子很快学会了原来的儿歌。最后,老师又引导幼儿编出新儿歌,让幼儿把刚才想出来的内容编进儿歌,通过老师的指导,变成了好多首有趣的新儿歌。如:饼干圆圆,像个轮胎,啊呜一口,变成香蕉,啊呜一口,香蕉没了;饼干圆圆,像个瓶盖,啊呜一口,变成眉毛,啊呜一口,眉毛没了等等。

2、游戏学习法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不仅使孩子感到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学儿歌、编儿歌的乐趣。如:学习儿歌《小树叶》时,我手拿大把树叶,站在高处,把树叶洒向孩子,让孩子在和树叶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树叶落在了身体的什么地方,然后又让孩子拿着树叶自主游戏,感受树叶飘落的情景。在游戏中自然引发儿歌:“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的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在我的肩膀上。??”孩子们接着编出了好多好多的儿歌,变成了一首编不完的儿歌。于是,我又把孩子分成4人一组进行分组表演,这样又变成了好多首不同的“小树叶”儿歌。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熏陶孩子,给孩子创设宽松的儿歌活动氛围,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支持每个孩子的行为,激发孩子学习、仿编儿歌的兴趣和积极性。

儿歌教学心得2

儿歌以其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易背、富有情趣被学生所喜闻乐见。儿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利用这种因素教育学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从事低年级教学以来,我指导学生学儿歌、说儿歌、表演儿歌、用儿歌指导行动,使他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一、培养学生爱自己。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行为的可塑性强,稳定性差,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利用儿歌,能够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比如,虽然老师经常提醒,但还是免不了会有一些学生在预备铃响后才回到座位匆匆忙忙地翻书、拿作业本,这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有的学生下课忘了大小便,上课时因此而扰乱了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这些情况,我组织学生学习《课间活动歌》:课间活动不打闹,先把下节课用品准备好。

大小便,莫忘了,正当游戏自觉搞。上下楼梯靠右走,互相帮助不欺小。课间休息调节好,学习起来效率高。”通过唱儿歌,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该怎样从事课间活动。这样一两周下来,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课间活动习惯。此外,针对学生作业马虎的现象,我组织学生学习了《认真作业歌》,针对有些学生不卫生,我们学习了《清洁卫生歌》……我还利用晨会、班会时间让学生对照儿歌作自我评价,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用儿歌指导行动的过程中,渐渐地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也更懂得去爱自己了。

二、培养学生爱集体。

学习儿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每学一首儿歌,我都要求学生来比一比,看谁背得最熟,表演得最好,执行得最棒,并以得星的多少来给学生作评定。学生对得星的多少十分在意,总是互相比较,为自己比别人多得星而骄傲,为自己比别人少得星而着急。每学一首儿歌,我们还要评出“学儿歌小天使”、学儿歌先进小组”。通过评比,学生竞争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也增加了,以后做任何事,在想到自己的同时也想到了集体,并产生了为集体作贡献的激情。

三、培养学生爱合作。

要想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合作与支持是不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合作。

学儿歌是个激情、明理、导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交流与合作基础之上的。课间,我经常发现学生聚在一起,背诵儿歌,讨论怎样来表演儿歌。有时候,还边做游戏边唱儿歌。同学们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融洽了感情,学会了合作。

有些学生在教新儿歌之前便来问我儿歌的意思,儿歌该怎样表演,并且把他们的想法说给我听,还把儿歌表演给我看,让我给他们提意见。在他们学儿歌取得好成绩时,也会来到我面前,听一听我对他们的赞扬。这样,学生信任老师了,喜欢老师了,自然就会听老师的教导,很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遇到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也不采用强制的手段,而是让他去想想儿歌是怎样要求的,这时学生便心领神会,知道怎样去做了。

一学期的儿歌教育实践,使我的班级工作生机勃勃。学生的语言文明了,课间打闹现象少了,以前最爱打架的一名男生自从学了儿歌之后再也不打架了。

儿歌教学心得3

教学儿歌:羊,羊,小山羊,年纪不大胡子长。鹿,鹿,梅花鹿,头上长着两棵树。象,象,大白象,鼻子像个擀面杖。驼,驼,大骆驼,背背弯弯山两座。

这首童谣节奏相似,韵脚富于变化,在反复的吟唱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动物的外形特点,更能体会诵读的快乐。在学生学习儿歌后,他们激情澎湃,好想表现自己对童谣的感受,我就让孩子们创编儿歌,虽然有些幼稚,但充满童真,充满爱。在快乐的诵读中我让孩子们模仿着说出其他动物的特征,没想到孩子们创编的童谣的积极性十分高,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创编的童谣句句押韵。比如:有个孩子张航说:小鱼小鱼快快过来,我想听听你的话儿,我想带你见妈妈,你给妈妈当娃娃。虽然不是很押韵,但充满智慧。这时,老师发现孩子的思维没有发散,就说:我还想听听大树、蜻蜓、飞机,哦,好多好多都想听,看谁编的又多又好,来,比比咋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争先恐后地说:小小猫咪喵喵喵,走起猫步摇摆摆,逮到耗子好神气,咪咪是我的还娃娃。

这样,儿歌教学水到渠成,学生对儿歌充满兴趣。尤其引入了吟诵,学生很好奇,就不停的学老师,下课了,还看见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吟诵。如果再开展儿歌吟诵比赛,让课堂教学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在儿歌教学中,要从兴趣入手,这样就形成了我对儿歌兴趣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故事引入,引发兴趣——自由诵读,激发兴趣——吟诵儿歌,增添兴趣——创编儿歌,提高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把吟诵带入课堂,在学习古诗时,采用吟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传承,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三千年历史的诵的方法。

儿歌教学心得4

儿歌布娃娃课上了之后,经其他老师的点评和自我感觉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分两个方面来讲,一是环节上,二是细节上。

环节上:

1、根据设计的教案上,开始儿歌之前,要先和布娃娃打招呼,问好,这个环节我上课时跳过了,没有按教案上的来完成。

2、最后布娃娃睡着后,要轻轻的和布娃娃说再见,然后再送走布娃娃,这个环节也漏掉了。

3、布娃娃我来亲亲,和你做个好朋友,应该是两个部分的,我上课是合为一个部分了,这样太长,不易于幼儿更好的掌握,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4、匆匆的结束了,没有进行引申,应该进行升华一下,这样效果更好,更易于幼儿学会儿歌和应用到生活当中,更好地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细节上:

1、 提问时,我请了一位小朋友起来回答,小朋友家里有什么玩具时,小朋友回答出来几种,我看小朋友还在思考的样子,就多给他一点时间思考,回答出来几个就好了,有时候不能把时间浪费了,因为上课时间是有规定的,要合理利用时间。

2、 发放布娃娃时,有位小朋友不要这个布娃娃,我就说这个很漂亮,为什么不要啊,给了另外一位小朋友,她可能看我把别人不要的给她,心理不高兴了影响到她的情绪了,我没有及时的发现,给她时她也是接受的,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以为她是喜欢的,后来叫大家起立一起唱歌给布娃娃听时,她不愿意站起来,我本来想去引导她起来的,看看家长要来接小朋友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最后没有处理好,每一堂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你教学的对象,要把课上好,就得顾虑到每一个小朋友,这是我的疏忽大意之处,其实应该让每个小朋友自己小手伸到袋子里摸出一个布娃娃,摸出来似乎什么就是什么,那样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这是我起先没想到。记得张艺谋拍过一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我现在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发挥这样的精神,老师们得多花一些心思。

总之通过这次的课收获挺大的,以后上课要更用心,要更细心,那样才会进步!

儿歌教学心得5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选修课儿歌识字的教学任务。小学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搞好识字教学,就能够有利于推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能力和素质。为了让孩子们能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儿歌识字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识字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已经接触学习到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记忆力特别好。儿歌识字教学法是在课堂识字教学中运用的众多教学法的`一种,它以琅琅上口、喜闻乐见的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旨在寻求一种科学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汉字,提前进入阅读。以下是我对这学期儿歌识字选修课工作的一个总结:

儿歌识字是按照“基本字”、“常用字”、“次常用字”的顺序进行教学的。在学习基本字之前,先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仍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笔画名称,让学生在愉快的诵读中掌握它。如: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掌握笔画的名称后,接下来就进入识字教学阶段。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坚持“整体认读”的原则。儿歌识字采取整体认读的方法,引导儿童在念背儿歌中学句学词,在学句学词中自由认字。例如对于杨树、柏树、松树等八种树的归类学习中,我们可以编写这样一首儿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

方,桦树耐寒守边疆。在这个归类识字中,我们不是先教“杨”,后教“榕”,再教“梧桐”;也不是先教“枫”,后教“松”,或先教“柏”,后教“桦”,而是在儿童熟记这首儿歌的基础上,整体接受整首歌词,整体识读“杨树”、“榕树”、“梧桐树”等词语,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带出生字“杨”、“柏”、“松”等,这些字都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右半部分多数能起表音作用。通过对生字音、形、义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汉字本身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我们通过汉语拼音来有节奏地朗读每篇儿歌,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练习熟练朗读和背诵。然后,再认读单个的汉字。最后,我们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也是儿歌识字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 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我们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儿歌识字的新授课可以采取下列模式:想——听——看——念——背——练。通过“想”,设“愤”和“悱”的氛围,发展儿童思维,激发儿童兴趣。在此基础上听录音,听教师演唱,看整首儿歌及重点词语,先念后背,然后通过说、唱等形式巩固练习。

儿歌识字是识字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只有从学生实际和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开发识字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识字效率和发展学生语言的双重目的。

儿歌教学心得6

小班幼儿入园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从第三周开始组织幼儿晨间体育锻炼,在幼儿做完韵律操后,集体游戏的时间就开始了,在起初的一周里,虽然准备好了几个简单的游戏,但开展起来并不顺利。

我第一次组织的游戏是“学学小动物”,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一学几个常见小动物的动作。游戏中我多用提问来引导幼儿“你喜欢什么小动物?我们来学一学。”“**怎么走路的?”往往幼儿对我的提问没有太大的反映,游戏的投入程度也不高,游戏时间长了,很容易走神。如何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阵子,有一次,一节孙老师的游戏课给了我启发。

孙老师上的游戏课也是“学学小动物”,游戏前的热身是“一个跟着一个走”,孙老师一边指导幼儿在圆圈上一个跟着一个走,一边念“小火车”儿歌,让幼儿开小火车,学一学火车的声音。就这样幼儿的兴趣一下了被吸引了过来,积极地参与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孙老师用儿歌“变一变”贯穿其中。“变一变,变一变,变成小兔,跳跳;变一变,变一变,变成小猫,喵喵……”儿歌内容简单,幼儿很快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每念一次儿歌,幼儿总是很期待下一个变出的小动物是谁,也能对老师说出的动物名称及时反映,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这样一个活动下,引用了两个简单的儿歌做链接,让幼儿兴趣盎然,游戏也井然有序。在课后孙老师也提示我,在小班的游戏中儿歌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可以自编简单的儿歌,让幼儿动动嘴吧,动动身体,这样游戏就会变得有节奏感,更能抓住幼儿的兴趣。

在以后的体育游戏中,我注意到为游戏自编儿歌,比如上周学过的儿歌“动一动”,我将其改编成律动,引导幼儿一边跟着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在幼儿比较熟悉动作后,我又请个别幼儿来当“大象老师”、“蝴蝶老师”、“蚂蚁老师”,带领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和节奏来做律动。整个游戏中,幼儿积极投入进来,十分乐意充当动物老师和老师一起表演。

儿歌教学心得7

《采蘑菇》这首儿歌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发现如预期的,学生很喜欢这首儿歌。但在课文的理解中,对“绕过和穿过”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在教学时,我通过设计: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经过了那些地方?然后通过出示词语,画简笔画来再现小兔所经过的环境,再让学生指着图画说说小兔从哪里怎么来到蘑菇地里?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变成了直观、鲜活的路线图。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思维踊跃地想上黑板画画小兔的走路示意图,巧妙地帮助学生区别了“绕过和穿过” 而且儿歌的内容也能马上背出来了。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

这时,我为了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出示“小朋友上学”的画面,编一首的儿歌。因为学生理解了“绕过”、“穿过”的意思,而且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集中起来,思维非常活跃,一个个抢着发言。有的说:我来跑步,穿过马路,绕过操场,走进教室。还有的说:我来上学,绕过菜场,穿过马路,来到学校。为了对这些生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利用,我把一些编得好的儿歌写在黑板上,并进行了及时的表扬,让小朋友们一起读,小朋友们看着自己的儿歌被老师表扬,而且让大家学习,读起来也特别认真,识字的面也就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宽。

《儿歌教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